資訊分類
-
2023-06-02
超聲波基本原理
超聲波是聲波的一部分,是人耳聽不見、頻率高于20KHZ的聲波,它和聲波有共同之處,即都是由物質振動而產生的,并且只能在介質中傳播;同時,它也廣泛地存在于自然界,許多動物都能發射和接收超聲波,其中以蝙蝠最為突出,它能利用微弱的超聲回波在黑暗中飛行并捕捉食物。但超聲波還有它的特殊性質,如具有較高的頻率與較短的波長,所以,它也與波長很短的光波有相似之處 查看詳細
-
2023-06-02
稻米油的營養成分、制取工藝及應用研究進展
水稻是原產于東南亞的禾本科植物,是世界第二大糧食經濟作物。據統計,2017—2018年我國稻米產量高達14 887萬t,占全球總產量的30%,居世界第一。在稻米制取過程中,米糠是主要副產物,約占稻谷總量的6%,在我國米糠的年產量約為1 242萬t,主要應用于飼料產業。米糠油脂含量為12%~23%,稻米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80%,是一種極具潛力的植物油。然而,米糠具有易酸敗、氧化穩定性差,集中收集難度大等缺點,目前我國對于米糠的深度開發利用不足,只有少部分用于制取油脂及谷維素等高附加值產品。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米糠穩定化處理和稻米油提取工藝開展了較多研究,旨在最大限度地保留稻米油中的活性組分,提高稻米油的營養價值。此外,為了拓寬稻米油在食品、藥品和化妝品等領域的應用范圍,以稻米油為油相構建的乳液、凝膠等遞送體系的研究逐步受到關注?;诖?,本文綜述了稻米油中營養成分多不飽和脂肪酸、谷維素、植物甾醇、角鯊烯、維生素E及其功能,并對稻米油提取工藝及其在食品加工、乳液遞送、生物能源等方面的研究進展進行了梳理,以期為稻米油資源化和深度加工提供理論參考。 查看詳細
-
2023-06-02
稻米油健康嗎?什么是稻米油?稻米油怎么吃才合適
一、稻谷與稻米油 稻谷,亞洲乃至世界最重要的糧食作物。稻谷64%的營養在米皮和米胚中,約60%的營養蘊藏于糊粉層和胚(米珍)中。當前稻米油提煉于米皮和胚芽,150公斤稻谷能提煉出1升一級稻米油。在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我國的臺灣地區,又稱玄米油,研發及食用歷史久遠,且不斷加快,將來稻米油將脫脂分離自米珍。 查看詳細
-
2023-05-31
油脂小知識匯總
一、什么是油脂? 油脂又稱脂肪,在常溫下呈液態的為油,呈固態的為脂。隨著溫度的變化,油與脂的變化是可逆的。油脂是一種混合脂肪酸甘油三酯的混合物,其組成中除95%為脂肪酸甘油三酯外,還包括磷脂、甾醇、三萜醇、脂肪酸、脂肪烴、色素、脂溶性維生素等。通常它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組成自然界的三大營養成分。 二、油脂對人體的作用有哪些? 人體攝入油脂有四大作用:①為人體提供熱量;②提供人體無法合成而必須從油脂中獲得的必需脂肪酸(亞油酸、亞麻酸等);③供給脂溶性維生素(VA、VD、VE、VK);④提供食品風味和制作功能(烘焙用油、麻油香味等)。 查看詳細
-
2023-05-31
焊接工藝基礎知識
焊接過程中,經常會碰到平焊,在平焊中就不可避免的要進行打底焊。其中踐行低氫型焊條在平焊中應用的最多,那么以下幾點知識點,你看懂了嗎? 查看詳細
-
2023-05-30
判斷電線電纜斷點的新方法
大家對數字萬用表應該不陌生吧,它除了可以進行電壓、電流、電阻、電容和晶體管等基本參數的測量外,還可以通過變通使用,使其功能得到進一步拓展,達到一表多用的目的。但你知道數字萬用表還能用來判斷電線電纜斷點嗎? 查看詳細
-
2023-05-30
流行株已變 “二陽”了應該怎么辦?
近日,“二陽”相關話題備受關注,多地居民表示身邊出現了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相比起年初的那波首次感染,“有一定經驗”的大眾已經不再那么緊張和慌亂,但還是有不少網友疑惑,和年初相比,新冠病毒已經變異,“首陽”時用的感冒藥連花清瘟,二陽了能不能用? 抓住疫病共性規律 連花清瘟可異病同治 查看詳細
-
2023-05-30
濃香菜籽油制取及精制的產業化實踐
些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繁榮,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飲食理念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一些傳統的東西日漸回歸, 譬如濃香型菜籽油具有營養價值高、香味濃郁、口感滑爽等特點,從而得到了喜食土榨菜籽油消費者的愛好。因此濃香型油菜籽的制取設備及工藝均得到快速發展,濃香菜籽油的制取及精制工藝也成為了從事油脂工作者主要研究課題之一。本文結合西安中糧工程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的實際工程經驗,對濃香菜籽油的制取及精制工藝做簡單介紹,供同仁探討、借鑒。 ? 一、制取工藝 1.1工藝流程 原料油菜籽→除雜→去石→磁選→炒籽→壓榨→過濾→毛油 ???????????? ?????????????????????????↓ ??????????????????????????????????? 菜籽餅→飼料(或浸出) ? 1.2工藝關鍵點說明 (1)原料。選用新鮮、籽料飽滿優質油菜籽。未成熟粒和陳化粒所產菜籽油酸價較高,風味差,霉變料及破損粒又容易受到黃霉毒素的污染,所以未成熟粒、破損粒及霉變粒均不能用于生產濃香菜籽油,且原料水分不宜大于10%,雜質不大于3%[1]。 (2)預處理。預處理包括除雜、去石和磁選。油料中一般含有灰塵、泥沙、石子金屬等無機雜質,莖葉、皮殼、糧粒等有機雜質,病蟲害粒等含油雜質。通過振動清理篩、比重去石機、永磁滾筒等設備清除油料中的各種雜質,不但避免對設備有強烈的摩擦作用,從而延長設備`使用壽命,而且可以保證毛油品質及餅粕的的使用價值。同時油料中的纖維雜質很容易纏繞在設備的旋轉軸上,增加動力消耗,甚至堵塞設備進出口,造成設備故障甚至生產事故[2]。所以清理后的油料含雜應達到0.5%以下。 (3)炒籽。炒籽是生產濃香菜籽油的關鍵工序,要對油菜籽的烘炒時間、炒后菜籽的水分、溫度,以及熟料的入榨溫度等主要指標嚴格把握,以保證較高的出油率及初榨濃香油的品質。 ? 1.3主要設備的選型 (1)炒籽機的選擇。目前產業化生產一般選用熱風爐烘炒機,它大體由兩部分組成:熱風爐和炒籽機,炒籽機油熱風爐提供熱量,該設備可通過無級調速器調整炒籽機的轉速,延長或縮短炒籽時間來達到工藝所需的各種指標,且連續式作業,出料溫度均勻,熟度均衡穩定。 (2)榨油機的選擇。選用大壓力的螺旋榨油機進行壓榨,餅厚度一般控制在1.5mm左右,殘油可達7-8%,榨油機上方安裝油煙罩以保證車間環境。 ? 1.4工藝特點 采用熱風爐烘炒機和較大壓力的螺旋榨油機可保證初榨濃香油的特有風味以及較高的出油率,但為保持濃香油的色、香、味,濃香油一般不作堿煉、脫色、脫臭處理,所以本制取工藝對原料品質要求較苛刻。 ? 二、精制工藝 2.1工藝流程 ??????????? ?真空 ???????????? ↑ 毛油→水化→干燥→板框過濾機→袋式過濾機→成品油 2.2工藝關鍵點說明 (1)水化。菜籽毛油磷脂含量一般為1.2%左右,為不破壞濃香油固有風味及保證成品油品質,可對毛油進行低溫水化脫膠處理,水化溫度一般控制在60℃左右,水化時間為20min左右,充分沉降后排出油腳。 (2)干燥。干燥工序應該選用低真空干燥方法,以保證濃香菜籽油的色、香、味。干燥真空度一般為-0.08Mpa。 ? 2.3工藝特點 毛油的精制過程中,采用低溫水化、低真空干燥的方法不僅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濃香菜籽油的風味,而且可以節約投資及生產成本,同時配合沉降罐可以達到不同種濃香油制取并線生產的效果。 ? 三、結束語 濃香油具有濃厚的菜籽特征香味,口感好,備受廣大消費者青睞,濃香油制取及精制工藝是菜籽油制取工藝的一次技術革命,推動了中國油脂加工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有關濃香菜籽油的制取及精制工藝做為一個新興研究課題,研究者較多,方法不限此一種,都各有特色。本文介紹的工藝已在產業化中應用,工程實踐表明,該工藝合理,產品質量穩定,經濟效益顯著。 查看詳細
-
2023-05-30
無水脫皂工藝在油脂精煉中的應用
分析脫皂離心機出油含皂和吸附劑用量對無水脫皂工藝的影響,確定合適的無水脫皂工藝參數,同時對無水脫皂工藝和常規水洗工藝的中和油品質進行了對比。結果表明,無水脫皂工藝在含皂300 mg/kg左右,吸附劑添加量為0.10%時可以順利進行;無水脫皂工藝中和油品質優于常規水洗工藝,無水脫皂工藝的節能減排效益顯著。 關鍵詞:油脂精煉;無水脫皂工藝;常規水洗工藝;中和油品質;節能減排 查看詳細
-
2023-05-30
美國大豆價格波動加劇,進入天氣市模式
外媒5月27日消息:截至2023年5月26日當周,全球油籽價格互有漲跌。繼上周跌至去年夏季低點之后,芝加哥大豆期貨在玉米帶動下展開天氣相關的反彈行情。美國政府債務上限談判前景樂觀(周日正式達成協議),也有助于投資者風險偏好修復。 周五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2023年7月大豆期約報收13.3725美元/蒲,比一周前上漲2.30%。美灣6月船期1號黃大豆現貨平均報價為每蒲14.1225美元,比一周前上漲2.17%。CBOT的7月豆粕報每短噸402.2美元,下跌1.70%;7月豆油期貨報收每磅48.82美分,上漲3.28%;泛歐交易所8月油菜籽期約報收411.25歐元/噸,上漲3.9%;洲際交易所7月油菜籽報收697.40加元/噸,下跌2.17%;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現貨報價為每噸509美元(含33%出口稅),下跌0.20%。周五美元指數報收104.136點,比一周前上漲1.03%。 查看詳細
-
2023-05-29
粉末油脂
粉末油脂是指通過特殊的加工處理或借助載體的分散、吸附以及包覆作用制成的一大類室溫能呈自由流散的固態粉末狀油脂制品的總稱。這類產品種類繁多、功能各異、應用廣泛,其中有代表性的產品是咖啡伴侶,或稱作植脂末,俗稱奶精粉。 查看詳細
-
2023-05-29
立焊運條手法技巧
今天展示4種電焊立焊焊接手法,立焊需要在母材底座用點焊的方式建立一個基礎平臺,然后可以用鋸齒形法、正月牙法、反月牙法、8字法等運條方法焊接。 查看詳細
-
2023-05-29
飲水杯知識介紹
喝水,是僅次于吃飯的人生第二件大事啦,而喝水的杯子則直接關系到這件人生大事你做的對不對!要是用錯杯子了,那就等于喝毒! 敢不敢告訴小編,你每天喝水用的是什么杯子?今天我們就來對各種杯子一 一揭秘! 查看詳細
-
2023-05-28
倡導食用油“精準適度加工” 實現“降油增綠”
我國食用油消費存在著推崇“精而純”的誤區,導致糧油企業為了迎合市場,過度加工現象較為突出。這不僅造成糧油出品率低、浪費嚴重,而且不利于老百姓身體健康。 近日,在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期間,江南大學教授王興國建議,我國食用油消費應向“少吃油、吃好油”的方向轉變,提倡健康消費。 “過度加工既增加了加工過程的油脂損耗,又降低了油脂的營養水平?!蓖跖d國以食用油舉例,油脂的過度加工,主要表現在精煉過程,比如脫膠、脫酸、脫色以及脫臭階段,其中脫臭是造成營養素流失量和危害物形成量最多的工序。長時間的高溫脫臭過程會將油中的營養素脫除,另外還會形成一些有害的物質。 同時,中國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費量是偏高的,人均植物油消費量列全球第五,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高度精制食用油的用量過多,已經成為中國城市居民飲食結構失衡的主要因素,也是導致慢性病高發的主要罪魁禍首?!彼硎?。 王興國建議,應該提倡食用油健康消費觀,“少吃油”?!皩τ谙M者的建議來說,家庭消費和使用植物油,最好是定量化,每人每天植物油攝入量最好控制在25-30克。同時,我們也要重視隱形油脂的攝入,所謂隱形油脂,是指食物中所含的油脂,對于成年人來說,隱形油脂攝入量最好不要超過植物油的攝入量,也就是說,成年人的每天總脂肪攝入量應控制在60克內。此外,還要注意限制高含油量食品的攝入量,比如薯片等油炸食品?!? 另一方面,王興國還建議以“精準適度加工”取代過度加工,推動油脂加工業轉型升級,讓老百姓能夠“吃好油”。 “精準適度加工”即在科學認識油料、油脂中各種物質的組成、變化規律和量效關系的基礎上,在滿足食品安全要求前提下,兼顧成品油營養、口感、外觀、出品率和成本而實施的先進合理加工過程。 王興國表示,通過精準適度加工,可以最大程度保留植物油中有益伴隨物,控制并減少危害物形成,提高植物油的食用品質和使用穩定性。同時,還可以減少煉耗,降低浪費,提高出油率?!叭羧嫱茝V精準適度加工,有望多得油120多萬噸,相當于提高自給率3%?!? 特別是在當前“雙碳”目標的背景下,“精準適度加工”可以降低對油料資源和能源消耗的需求,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實現“降油增綠”。 查看詳細
-
2023-05-28
不銹鋼與不銹鐵有什么區別 不銹鋼與不銹鐵的鑒別
不銹鋼一般是不銹鋼和耐酸鋼的總稱。不銹鋼是指耐大氣、蒸汽和水等弱介質腐蝕的鋼,而耐酸鋼則是指耐酸、堿、鹽等化學浸蝕性介質腐蝕的鋼。不銹鐵和不銹鋼的區別在于含鎳的成分的高低。不銹鋼與不銹鐵怎么鑒別? 查看詳細
-
2023-05-27
切開的西瓜,到底能放多久,1 天、2 天?
建議用鋁箔膜、保鮮膜將切開的西瓜密封冷藏保存。 最好也在 2 天之內吃完。 小滿一過,氣溫漸升,熱浪頻頻襲來。想要安然度過夏天,除了要有空調續命,西瓜是無可取代的度夏神器! 在很多人心里,西瓜在夏天的地位甚至遠超冰淇淋,那種水果帶來的天然甜蜜,以及入口榨汁的口感,簡直讓人百吃不厭。 再加上,誰的童年里沒有一顆由奶奶冰在涼水里的大西瓜呢!這種感情濾鏡的加持,更讓西瓜的誘人度蹭蹭飆升。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引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不過,吃西瓜也有個隱憂:買回家的大西瓜,一次吃不完,放著又擔心變質。 畢竟,新聞里經常推送什么“小伙吃隔夜西瓜住進?ICU”“只因吃了桌子上的隔夜西瓜,全家腎衰竭”的消息,讓人心有余悸。 切開的西瓜到底能放多久?今天咱就把這個話題徹底聊透。 01西瓜為啥容易壞? 相比其他水果,西瓜屬于比較容易“壞”的一種。 首先,普通西瓜個頭大,一次很難吃完,本身就比其他水果更容易被剩下。 其次,切西瓜的過程,很容易沾染細菌。如果切瓜之前沒有好好清洗瓜皮,或切瓜的刀、砧板不干凈等都有可能將細菌帶到西瓜表面。 西瓜中的水分和糖分可以說是很好的細菌培養基,再加上夏季溫度濕度都很高,為細菌繁殖提供了絕好的客觀條件。 保存不當也是導致西瓜變質的重要原因。如果切開后沒有及時密封住西瓜的切面,很容易被細菌污染,再放置在室溫下,細菌的繁殖速度會非???,西瓜很容易就變壞了。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引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02切開的西瓜 到底能放多久? 關于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謂眾說紛紜。有人說“一口隔夜西瓜,就有 8400 個細菌”,也有人說“我吃過放了 2 天的西瓜,沒事兒”…… 切開的西瓜,能放多久呢?真的有國外研究者做過實驗。雖然這個實驗的年代久遠,但因為實驗條件并不復雜,得出的結論在如今看來依舊可靠。 簡單來說,實驗人員對比了幾組不同溫度、不同密封情況下,切開的西瓜的保存時間,結果發現: 無論是從細菌總數,還是西瓜顏色、口感、氣味來看,密封、低溫保存的西瓜都比不密封、不低溫保存的西瓜強很多。 具體來說,實驗人員用鋁箔膜包起來的西瓜,在冰箱冷藏室內,保存了 7 天后細菌總數都還在可接受范圍內。但第 4 天時,西瓜的氣味和口感就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考慮到一般家庭用的冰箱冷藏室中還會有各種各樣其他的食物,難以避免有其他雜菌的存在。建議大家,即便是用鋁箔膜、保鮮膜將西瓜密封冷藏保存,最好也在 2 天之內吃完。 當然如果能現切現吃,或者當天吃完最好。 03用保鮮膜保存西瓜會壞得更快? 先說答案:決定西瓜變質速度的,是細菌數量、儲存時間和溫度等,和保鮮膜無關。 如果保鮮膜本身是干凈無菌的,在包覆西瓜時也沒有被操作者的手、案板、瓜皮或瓜瓤表面的細菌污染,那么用保鮮膜包覆西瓜的操作能起到隔絕細菌污染的作用,延長西瓜的保質期。 相反,如果西瓜在切開前沒有被好好清洗,刀具、案板和操作者的手也不夠干凈,那么切開西瓜時,瓜瓤表面可能已經有細菌,這時再用保鮮膜包裹,并不會阻止細菌的繁殖。 ?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引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當然拿已經被細菌污染的保鮮膜來密封西瓜,的確有可能加速西瓜變質,但這種可能性很小。 04隔夜瓜吃一口吃下8400個細菌? 有些新聞中提到“隔夜瓜吃一口,就能吃下?8400?個細菌”,這個是真的嗎? 先說答案:無論真假,都不用擔心。 一方面,有細菌,不代表一定有致病菌。即便隔夜西瓜真有 8400 個細菌,也不一定吃了就會有問題。 另一方面,即使有 8400 個細菌,其實也沒那么可怕。 參考國標 GB 2759-2015 中對冷凍飲品和制作料的菌落總數的規定:“取 5 個不同的平行樣品,最多可以有兩個樣品的菌落總數在 25000~100000/ 毫升之間,其他樣品則小于 25000/ 毫升?!? 對比來看,一口隔夜西瓜里有 8400 個細菌,是不是也沒有那么多了?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引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總結一下,如果想要安全、健康地吃瓜,要注意這 4 點: 1.?切西瓜前,清洗干凈瓜皮、刀具、砧板、操作者的手等。切水果刀具和砧板不要與切肉、菜的混用,避免讓西瓜瓤在切瓜過程中沾染細菌。 2.?一次少切點,切面盡量小一些(對于大西瓜而言,橫切好于豎切面)。確定吃不完的部分,立刻用干凈的保鮮膜密封起來,讓環境中的細菌沒機會落在西瓜瓤上。 3.?包好后的西瓜,立刻放進冰箱冷藏室保存。放置位置也要注意生熟分開,要和熟食放一起!注意遠離生肉、生雞蛋等可能帶有致病菌的食物,避免西瓜在冰箱內被污染。 4.?盡快吃完,儲存時間別超過 2 天。發現西瓜風味顏色有變化時,應避免食用。 最后,再提醒大家一句:夏天吃瓜,注意限量哦! 西瓜含水量相當高,很容易引起飽腹感而影響正餐進食,加上西瓜中營養素含量的不均衡,糖含量高而蛋白質較低,拿西瓜當飯吃,會影響其他營養素的攝入。 查看詳細
-
2023-05-27
氣凝膠、回添法、同熟化……多項創新成果亮相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周
節糧減損等同于增產,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同時,節糧減損又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科技創新先行。 5月21日,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在安徽合肥啟動。今年活動主題為“儲備安全 科學減損”,旨在增強全社會的科技意識和創新意識,促進糧食領域提質升級,引導健康消費。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叢亮在科技周啟動儀式上表示,必須堅持科技為先,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糧食產購儲加銷協同保障,全鏈條推動節糧減損,牢牢把住國家糧食安全的主動權。必須強化創新驅動,充分發揮科研機構、高水平大學、科技領軍企業的作用,引導創新要素集聚,促進創新成果涌現,為構建同大國地位相符的國家儲備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從主會場各大科研機構、院校的展示成果來看,近年來已經有多項新技術、新材料應用于糧食領域各個環節,為糧食高質量發展和節糧減損提供科技驅動力。 食用植物油開封之后如果在一段時間內沒有用完,會生出一股難聞的氣味,老百姓俗稱“哈喇味”。用這樣的油來烹飪,不僅影響口味,更無益于健康,最后通常是倒掉棄用。 如今,消費者的用油保鮮需求有了新的解決方案。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展出的天然抗氧化劑迷迭香提取物在食用植物油抗氧化中的研究與應用,可以使食用植物油在開封后,保質期延長100%以上。這項成果還能顯著抑制食用植物油熱加工過程中危害物的生成,使食用植物油的煎炸時間延長30%以上。這就無形中減少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食用植物油的浪費。 科技創新還能使烹飪更便捷。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研發的同熟化全谷物、雜糧豆加工技術,可以使全谷物、雜糧豆在電飯鍋中與普通白米同熟。這項成果對于生活節奏快、時間緊,又想吃得健康的大城市“打工人”來說,尤其是一項福音。 麥麩、米糠是糧食加工中的副產物,通常是被“廢棄”的部分。其實它們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和氨基酸等營養成分,但是因為口感不佳,難以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武漢輕工大學研發的回添法工藝,將麥麩、米糠進行專門的加工處理之后,按照科學的比例,回添至面粉、米粉中,制作成口感更好、品質更佳的全麥粉、糙米粉,做到“粗糧細做”,讓消費者接受程度更高。同時,使麥麩和米糠物盡其用,將糧食“吃干榨凈”。 氣凝膠屬于基礎性戰略前沿新材料,是國家重點發展的新材料。它具有隔熱、降噪、阻燃、防水等多種功能,被譽為“改變世界的神奇材料”,可以應用在石油化工、熱力管網、建筑、新能源汽車等多個行業。 現在,糧食儲備領域也用上了這種“神奇材料”。在科技周主會場展區,陽中新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生產的氣凝膠隔熱涂層系統用在了南方地區低溫糧倉的升級改造。 當天,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還組織召開了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科技和人才興糧興儲工作經驗交流會,會議全面總結科技和人才興糧興儲工作成效,結合推進落實《“十四五”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和人才發展規劃》重點任務,交流工作成效和經驗,對全面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進行動員和部署。 據悉,活動周期間,各地糧食和儲備部門將舉辦豐富多彩的降油增綠、節糧減損等系列主題宣傳活動,旨在進一步宣傳糧食安全意識、營養健康知識、節糧減損觀念,營造愛糧節糧良好風尚。 下一步,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將繼續圍繞保障國家糧食和戰略應急物資儲備安全的重點工作,發揮科技創新和人才隊伍的重要支撐作用,大力研發并推廣新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成果,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引導要素有效聚集,為守牢管好“大國糧倉”和“戰略儲備”提供強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撐。 查看詳細
-
2023-05-26
打1折的臨期食品,到底能不能買?安全嗎?
你買過臨期食品嗎? 去超市經??梢钥吹接袑9裨阡N售臨期食品,價格比平時便宜得多,比如 9.9 元三瓶的大果粒酸奶,5 毛錢的蛋糕派等等,很多人都會因價格便宜,忍不住買買買。 前段時間,還有餐飲商家把臨期食品做成盲盒,廣受年輕人的歡迎。 臨期食品到底是什么?能不能吃?購買臨期食品,真的沒有問題嗎? 今天邀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的專家,來詳細講講。 01 臨期食品到底是什么? 臨期食品,通常指即將到達保質期,且未超過保質期的預包裝食品。那到底離保質期多近才算臨期食品呢? 其實目前國內并沒有明確統一的國家標準,來定義臨期食品的“臨近期”。目前可供參考的定義來自于 2021 年 6 月《預包裝臨期食品流通指南》團體標準(征求意見稿)。 這份團體標準征求意見稿中列舉了不同地區關于“臨界食品”的定義,比如北京工商局的標準如下: 圖片來源:《預包裝臨期食品流通指南》 02 購買臨期食品,安全嗎? 先說答案:正常情況下,購買臨期食品是安全的。 《食品安全法》規定,預包裝食品應標示產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保質期是指在食品標簽指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在此期限內,預包裝食品完全可以銷售和消費,是安全的。臨期食品是臨近保質期,并處于保質期內的食品,不用擔心其安全問題。 《反食品浪費法》規定,超市、商場等食品經營者應當對其經營的食品加強日常檢查,對臨近保質期的食品分類管理,作特別標示或者集中陳列出售。 也就是說,商家不能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把臨期食品賣給消費者,只能在告知消費者的情況下銷售。 于是,很多商家為減少損失,經常采取打折促銷等方式,盡快銷售臨期食品,以減少經濟損失。有些超市還會按規定設置臨期食品專柜,甚至近些年還開了不少臨期食品專賣店。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03 購買臨期食品,要注意什么? 1.查看食品包裝 盡量選擇正規超市或商店,不要選擇無證經營店鋪或攤點。購買時要檢查食品包裝,確保無破損、無脹袋、漏氣等現象。 注意查看食品標簽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等關鍵信息,確保產品在保質期內。如發現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銷售超過保質期的食品,應舉報此類違法行為。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2.留意貯存條件 注意臨期食品須在標簽要求的條件下貯存。若發現需要冷藏或冷凍的臨期食品置于常溫下,不要購買。 3.按需適量購買 要理性消費,不要因為折扣和低價大量購買臨期食品,以免食品過期、變質造成浪費。 另外,購買后應在保質期內盡快食用。食用時發現食品超過保質期,或出現異味、口感異常時,不要食用。 查看詳細
-
2023-05-26
我國食用油市場一超多強,健康風潮下“油”哪些機會?
綠色風暴來襲,高質量“油物”如何俘獲消費者芳心? 國內食用油市場發展與現狀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煙火人間終究避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無論是煎炒烹炸,還是爆熘燴烤,美食的制作都離不開火與油的碰撞。食用油既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消費品類,也是食品工業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根據fortunebusinessinsights的統計,在2021年-2028年的預測期內,全球食用油市場的規模將以4.67%的年復合增長率持續上升,從2047.4億美元擴張至2817.2億美元。 作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14億人口僅在2021年里,就吃掉了4254萬噸食用油。不僅如此,豐富的環境資源為我國人民的餐桌貢獻了種類繁多的食用油,光是市面上常見的食用油就多達數十種。 圖源:Master Glossary 我國食用油的產業鏈較常見食品或農產品加工產業鏈結構相似,具體主要包括油料作物種 植、壓榨、精煉、包裝和渠道銷售等環節。中游產業主體主要為初榨、深加工企業等。 油料作物經過初榨產出原油(毛油)和粕類(副產品),粕類下游對接養殖飼料廠,是常見 的飼用原料。 毛油尚不能食用,常見處理工序主要為經過精煉加工后,制為精制油(即食用油),再進行包裝、渠道銷售等途徑進入下游消費市場,再按照消費需求、食用油的包裝規格對應到不同的消費主體:家庭、食品工業企業、餐飲業企業等。 我國食用油產業的上游直接對接大宗農產品原料,從食用油產業鏈的價值分布來看,油料為食用油重要的成本構成。我國的油料作物主要種類為大豆、花生、油菜籽等,其中大豆對外依賴度較高,花生、油菜籽的自給自足率則相對較高。 自2000年-2020年區間,我國的大豆產量波動區間為1000-1800萬噸,2015年低點后快速上升,至2020年我國大豆產量為1759萬噸;油菜籽產量波動區間為1000-1400萬噸,2020年國產油菜籽的產量為1404.9萬噸;花生產量總體呈現波動上升趨勢,2020年總產量達1799.3 萬噸,為我國第一大油料作物。 而從我國當前油料的進出口形式來看,豆油作為我國主要植物食用油之一,其油料大豆對外依賴度始終維持高位。 我國大豆產量始終增長較緩慢,所以近年隨著對大豆油需求量的提升,我國大豆的進口量也在逐年增多,我國的大豆自給自足率從2001年的59.73%下跌到2015年的最低點11.21%,2021年的大豆自給自足率僅為14.14%。 而花生、油菜籽同樣作為我國重要油料作物,區別于大豆整體自給自足率較高?;ㄉ越o自足率自2000年以來20年間保持在 90%以上。至2020年,我國進口花生量為137.4萬噸,同年自給自足率為 92.91%,依然保持高位。 油菜籽作為菜籽油的原材料自給自足率同樣相對較高,長期穩定在 70%之上,但在 2010 年后至 2018 年期間呈下降趨勢。截至 2020 年,我國油菜籽的自給自足率為 86.37%。 從政策端來看,國家“十四五”規劃對于我國油料發展進行積極引導,并額外強調了油菜于我國食用油行業的突出地位。 2021年11月,《“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其中就加強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進行重要指示,主要內容便圍繞我國的油料作物安全展開,重點強調要提升大豆、油菜、花生以及油茶、油葵、芝麻等各自產區的綜合生產能力; 2021年12月,農業農村部重磅印發的《“十四五”全國種植業發展規劃》,其中對于油料增產進行了具體規劃,其中特別將強調了油菜于我國食用油的重要地位,并對于其增產進行了重點規劃。 目前我國常年油菜種植面積維持在 1 億畝左右,“十四五”期間,農業農村部指導進行“挖潛增面積、擴種冬油菜”,計劃到 2025 年全國油料播種面積從 1.97 億畝提升到 2.2 億畝,其中油菜播種面積從 1 億畝上升至 1.2 億畝,為未來國產油料規劃增量的最主要來源! 那么,我國作為“食油大國”,行業的競爭格局狀況如何? 競爭格局 總體來看,我國食用油市場競爭格局總體較集中,呈現“一超多強”的格局。2021年食用油行業 CR3、CR5 分別為 58%和 63%。 從企業來看,我國食用油行業入局玩家眾多,但市場集中度較低,現已形成“一超多強”的局面,以金龍魚為代表的龍頭企業樹大根深。中研網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食用油行業CR3為57.8%,其中金龍魚就占據33.7%。 從品類來看,我國居民餐桌上最常見的烹飪油主要有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等。 據天貓市場的統計,常見的烹飪油種占據近9成的市場份額,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常見的烹飪油種仍將占據統治地位。 圖源:TMIC 不過,受限于品牌知名度和油料成本等因素,新興企業在常見烹飪油種領域的競爭力遠不如龍頭企業。值得注意的是,近年隨著新消費浪潮來襲,市場格局正在發生巧妙的變化,新興油種正在不斷涌現。 基于TMIC近一年天貓食用油類型分布可以看出,盡管常用烹飪油仍然占據絕對的市場地位,但新興油種也已擁有一席之地。 當蛋糕足夠大的時候,一小塊就能吃出一個行業細分巨頭,即使是1%的食用油市場份額,也能創造出數十億的巨量消費。 未來,我國的食用油行業將向“龍頭標桿+細分特色”的格局演變。 在此趨勢下,企業該如何謀求差異化競爭優勢呢? 細分人群“油”市場 從計劃經濟年代到2010年國家明確提出去除產能,進入健康消費的健康消費階段,我國食用油行業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歷程。近十年來,我國油脂加工業的不斷擴張,行業產能也逐漸過剩,市場亂象問題也隨之出現。自2017年以來,國家開始對食用油行業進行大規模整治,行業逐漸走向規范化發展。 與此同時,國民健康意識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對于膳食均衡的健康需求,促使食用油行業朝健康化、細分化的方向發展。 結合我國食用油行業的現狀來看,行業龍頭優勢明顯,但細分品類仍有較大空間,企業應當關注不同人群在不同場景下的利益訴求,方能挖掘出細分特色食用油獨有的使用價值。 以母嬰群體這一對飲食有著特殊需求的人群為例,數食主張在觀察各大電商平臺后發現,大部分母嬰油每百毫升的售價達到50元以上,近百者比比皆是,定價數倍于普通食用油,且月銷量過千。 由此可見,隨著三胎政策的放開,母嬰市場將迎來進一步的增長空間,母嬰食用油這一細分市場仍存在著諸多遐想空間。 但對于入局企業來說,打造母嬰油產品的邏輯與食用油的邏輯可謂是迥然不同。母嬰油對于其受眾來說,首先是母嬰類產品,其次才是食用油,這也意味著產品在滿足口感好、營養全面的條件下,更要注重安全問題和油脂比例問題,這也是消費者愿意為其支付更高溢價的根本原因。 另外,在產品賣點上,母嬰油與家庭食用油也大不相同。 通常情況下,家庭食用油為了適應廚房烹飪的場景,需要兼具性價比,往往以方便傾倒的大瓶裝包裝售賣;而母嬰油則更注重安全與保鮮問題,所以通常以小瓶裝的設計為主。 在銷售渠道上,母嬰油與普通食用油更是大相徑庭。 在購買普通食用油時,大小終端商超門店是大多數消費者的選擇,但是母嬰油卻不一定遵守這一定律。前文所提到的,母嬰油先是母嬰產品,才是食用油。 所以,媽媽們熱衷的母嬰購物場所,比如母嬰專營店、各大輔食旗艦店才是母嬰油最佳營銷寶地。 隨著大眾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不同的消費者、不同的使用場景將定義不同的消費需求,食用油的細分品類也將迎來新一輪的變革。 除了上述的母嬰人群之外,品牌還可以基于特定需求人群:兒童、三高人群、孕產婦、老年人群體等進行健康化提升或定制化產品研究以及個性化渠道及營銷策略。 健康風潮下“油”哪些機會? 隨著家庭和社會習慣的變化和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相應升級,對食用油產生了新的需求。一方面,消費者對健康油脂的需求更加旺盛,食用油作為居民獲取油脂的重要來源,未來市場將更加重視油品的“營養與健康”。 前不久剛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建議,每人每日的反式脂肪攝入量不超過2g。另外,居民應當選擇相對而言更加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控制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降低因其引起的肥胖和心血管疾病風險。 當前,健康飲食在消費者心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位,消費者既考究食用油的基本成分,也講究其科學配比。優質脂肪、不飽和脂肪酸、GI值等概念正在被大眾理解,相伴而來的一些富含維生素、亞油酸、亞麻酸的新興油種為食用油的健康化提供了不一樣的解題思路。 1、烹飪場景健康化 油煙太大不健康?做飯太累太費事?在快節奏的生活下,許多消費者往往因為這兩大原因而放棄了烹飪。在這兩大下廚痛點下,如何讓更多的人愛上在家做飯呢? ·低油煙的高需求 根據TMIC消費者調研問卷統計,有超50%消費者幾乎每天做飯,熱炒是其主要的烹飪方式。 “少油煙”是其對于熱炒用油最基礎的健康需求,但因認知不足,當下消費者尚未把“高煙點”作為主要決策因素。 圖源:TMIC 什么是煙點? 煙點,指的是在不通風的環境下加熱油脂,其開始冒煙的溫度。 在食用油達到煙點后,其中所含有的蛋白質、酶等物質會產生大量的熱氧化分解物,也就是“油煙”,油煙中含有的揮發性亞硝胺、多環胺等致癌物質,會危害人體健康。 不同的油煙點不同,大部分食用油的煙點集中在150℃上下,但某些高煙點食用油在210℃以上時才會產生油煙,比如說葵花籽油、玉米油、山茶油和稻米油等。 因此,相對于低煙點的食用油來說,高煙點意味著食用油在烹飪的過程中產生的油煙更少,也更加的符合健康需求。 在TMIC消費者調查中,近50%消費者表示在經“煙點”概念科普后,把“高煙點”納入了選購食用油的重點考量因素。 由此可見,向消費者普及相關概念后,“高煙點”食用油產品是符合其消費預期的。 示例: 近日,在國際市場上,Zero Acre推出的“高煙點發酵油”Cultured Oil風頭正盛。在傳統生產形式上,植物油是通過壓碎植物或種子并從中提取而成。然而,Cultured Oil卻是在鋁罐中由微生物發酵而成。 在短暫幾天的發酵過程中,微生物就能將天然植物糖轉化成油脂,比種植作物進行榨油所需的時間少得多,發酵成本也相應更高。然而,其首席執行官Jeff Nobbs表示,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未來其生產成本也會降低。 據了解,Cultured Oil含有93%的不飽和脂肪,比同等重量的橄欖油多35%。其煙點高達252℃,適用于各類烘烤、炒菜等烹飪場景。 另外,在土地利用、用水量、碳排放方面,Cultured Oil比植物油低約10倍。相同產量下,Cultured Oil比菜籽油少占用85%的土地,比豆油少排放86%的二氧化碳,比橄欖油的用水量少99%。 ·冷吃油的熱趨勢 除了油煙大,做飯太累也是消費者不想下廚的重大阻礙。因此,以亞麻籽油、核桃油為代表的“冷吃油”逐漸走入大眾視野,并引起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消費者食用冷吃油,既可以節約下廚時間、杜絕廚房油煙,還能夠為身體補充營養。 TMIC的相關調研表明,目前我國市場主要的冷吃油(亞麻籽油、核桃油)消費群體規模尚小,且以老年人和小鎮寶媽為主,如何破圈是冷吃油當下面臨的最大困境。 在購物的實際訴求中,有過半消費者選擇購買冷吃油的理由是健身和減脂。 由于亞麻籽自帶“健身”流量,其本身在年輕女性消費者中就具有一定的健身減肥屬性。因此,亞麻籽油具備打入健身減脂圈層的潛力。 圖源:TMIC 除了亞麻籽油,另一市場規模較大的冷吃油則是核桃油?;诤颂已a腦的消費者心智,核桃油可以發掘青年群體這一消費圈層。 這一群體往往在工作和學習中用腦過度,需要以高質量便捷的就餐方式補充能量,且受教育程度較高,購買力也較強,更易于接受這一產品。 另外,冷吃油的消費者十分看重產品的便捷性,相關產品的外觀設計需要契合受眾的現開現吃的需求,采用小而精的包裝,如晟麥推出的小袋有機亞麻籽油。 2、給健康加“油” 健康風潮的盛行,使得消費者對于食用油的要求越來越高,他們更傾向于選擇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用油,例如高油酸的菜籽油、降膽固醇的山茶油、易吸收的椰子油等。甚至有一部分消費者開始關注食用油中某些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比如維生素、谷維素、植物甾醇等。 洞察到消費者對于食用油健康化的進階需求后,國內外企業正瞄準食用油中某些具有功能性的營養成分,分別基于從提 查看詳細
-
2023-05-26
1勺豬油等于5副藥?吃豬油是有害還是好處多?告訴你一些真相
中國古代,百姓一日三餐油脂的攝入主要是“脂”和“膏”,這些都是動物類的脂肪。 “脂”是指有角動物的油脂,比如牛油、羊油;沒有角的動物油稱之為“膏”,比如豬油,數千年來,動物類油脂一直都是食用油的主要品類。 打開食用油的歷史仔細盤算一下,其實我們日常飲食離開吃動物油脂的歷史只有短短幾十年,尤其豬油更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一直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之前,豬肥肉依然比瘦肉貴的多,豬油是百姓日常生活的必備油,豬油撈飯,油渣拌面那都是讓人魂牽夢繞的美味,也從未聽說過豬油對身體會有什么損害。 隨著植物油產業的發展壯大,不知何時,豬油突然變成了口誅筆伐的“有害油”,豬油讓人“三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傳言越來越廣,讓很多人對豬油產生了忌憚,千年來的飲食習慣一下子發生了變化,如今的豬油只是比較小眾的食用油,制作某些特定的菜、點心的時候使用,而植物油早已在廚房里一統天下。 那么豬油到底有營養嗎?吃豬油到底是有害還是養生?告訴你一些真相。 一、豬油有營養嗎? 豬油主要由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與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脂組成,大概有41%是飽和脂肪,47.5%是單不飽和脂肪酸,11.5%是多不飽和脂肪酸。 其脂肪酸組成:豆蔻酸3%,棕櫚酸24%,硬脂酸18%,油酸42%,亞油酸9%,十六烯酸3%,豬油的消化率能達到95%,熱量很高。 豬油的營養相當的豐富,2015 年 3 月某國外媒體發表在《PLOS ONE》上有一篇論文,科學家們對 1000 種食材分別進行了評估和分析,找到了 100 種“最有營養的食物”,其中豬油排名第8,屬于“超級營養食物”之一。 豬油的營養價值高,但也只是一般的營養食物,并沒有太大的藥用價值,關于豬油出現了一些謠言和誤傳,如說“1勺豬油等于5副藥”,或者“豬油可以解毒”、“吃豬油能抗癌”、保護視力、滋養脾臟等等說法,都是沒有證據的胡編亂造,大家不要盲目相信。 二、豬油有什么優點? 豬油相比其他植物油,有著難以比擬的香味。豬油中有很多醛類、呋喃類、酮類、烴類等香味物,加熱后會散發出香味,一些傳統的菜品,如果不用豬油來制作是無法達到原有的口感和味道的。 和常用炒菜的花生油、玉米油之類相比,豬油的飽和脂肪酸更多,所以在常溫下就是半固態的膏狀。 在高溫下豬油不易發生氧化反應,熱穩定更好,所以豬油也更適合煎炸等高溫烹調,炸出來的食物顏色透亮,不會有黑點,爆炒的時候用豬油油煙也更小,有害物質的產生也更少。 三、豬油有什么害處? 攝入太多的飽和脂肪酸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這個“鍋”豬油不能背。豬油的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是比較均衡的,并不算特別的高(比植物油高),長期吃豬油也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關鍵還是要看攝入量。 現代社會主要吃植物油,而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肯定要比古代社會高不少,其實不管是豬油還是植物油,只要攝入量不超標,是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的。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2022》建議成年人每天烹調油攝入不超過25-30克;這里的烹調油指的是做菜時候用的油,所以適量吃一點兒豬油也是沒事的!只要不過量就行。 ——老井說—— 身體需要的食物,會聞起來就會很香,很誘人食欲,這是來自本能的呼喚,絕大多數情況下對身體是不會有害的,豬油便是如此雖然不飽和脂肪酸比飽和脂肪酸更健康,但是不飽和脂肪酸吃多了,同樣也會在體內堆積成脂肪。 不想自己熬制豬油的,可以直接上網購買一些,高品質的豬油,雪白濃香,沒有異味,用來拌飯吃簡直絕了。 任何東西都要適量,饅頭吃多了也難受,水喝多了也會中毒,總而言之,豬油是一種營養豐富,味道鮮香的油?,F代的健康飲食講究少量多樣,吃油也是一樣的,不同的油類營養成分是不同的,如亞麻籽油含有人體無法主動合成的Ω-3,花生油的磷脂、維生素E含量高,家里的食用油種類要經常更換,才是更好的健康飲食選擇。 查看詳細
上一頁
1
2
...
47
下一頁